初入德国高中,德语学习&考试生存指南
- 发布时间: 2024-10-18 浏览次数:
今天我想从我的视角,分享一下我学德语这门学科的经验和建议。
01 如何克服德语课的困难?
德语能力作为在德国生存的基石,可谓渗透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和朋友聊天、去超市买东西、读书和看电影,甚至日后在大学写研究报告和论文,处处都用得到。而高中的德语课,正好提供给我们了一个系统和全面学习德语的机会。
包括我在内,很多同学在从语言班过渡到高中后,理科还好,但一谈到德语课这样的文科,就瞬间愁眉苦脸起来。对于缺少德语积累的我们,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
首先,要知道怎么克服困难,先要搞明白德语课和考试到底难在哪。学习内容其实并不难,毕竟在国内读初中时,我们也有对应的语文课,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学习怎么写议论文、各种修辞手法、分析文章等。真正需要解决的其实是语言本身,比如复杂的语法、句子结构、动词介词搭配和词汇量的积累。
德语的积累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每个方面的练习其实并不复杂,比如看德国电影电视剧、和同学聊天、读德语小说、写日记和随笔等。通过这些日常的练习和积累,自然而然就能逐步听懂德语课的内容,并渐渐能回答老师的问题。
02学习德语的两大关键&应对德语课考试的技巧
但这毕竟是一个漫长地积累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所以我认为对于长期学习而言有两点很重要。
第一是尽量挑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不能让这个学习过程太痛苦。如果只是每日从词典里一页一页地背单词,我想根本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但如果只是每晚抽出两个小时看看德语电视剧,和德国朋友聊聊天,则会轻松愉快许多。
其次就是希望大家放宽心态,不要急于求成。人的大脑记忆能力有限,完善的语言系统的培养更是需要时间,所以就算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果,也请不要气馁。继续坚持下去。
很多学校在新生入学不久后就会开始一轮接着一轮的考试,想必许多刚刚在今年入学的新同学们已经体会过了。面对迫在眉睫的“危机”,光靠长期积累显然来不及。以下是一些考试技巧,帮助大家在前期基础较薄弱时拿到一定的分数,完成过渡和适应期。
在考试开始前,大家不妨主动找到德语老师,告知他自己作为“外国人”德语较薄弱的情况,并申请在考试时使用德语词典作为辅助,一些老师在了解到我们的情况后会体谅和批准的。当然,这种方式只不过是过渡期的权宜之计,等到我们逐渐夯实了德语基础,还是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
当考试开始时,老师经常会发给学生一张白纸和一篇文章,而学生则需要在白纸上自己写下题目。题目有时是老师口述给学生,或是提前写在了黑板上。无论是哪种,理解题目对于考试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在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听清题目,或是不理解题目含义,都要勇敢地向老师询问。
除此之外,在阅读文章和答题时,其实可以像在国内做英语的阅读理解那样,划清关键词,找到每段的重点。有时只需要稍微改变一下原文句子的结构就可以作为关键点写在答卷上。老师批卷子时其实也是围绕着这些关键点来打分的。
03 抓住得口语分的机会
与中国不同的是,在德国,笔试分固然重要,但口语也有不小的权重,而且口语分的取得门槛更低,得高分更容易。
这个分数是由老师对你的印象分给的,只要在课堂上足够踊跃,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发言,老师就能在学期末给到你一个不错的分数。甚至当大考失利时,也可以主动向老师提出通过演讲等方式,凭借额外的口语分,来弥补期末总体分数过低的问题。
所以请不要畏缩,抓住得分的机会,勇敢举起手发言吧!
最后,作为经历过德语学习现在也仍在不断学习的同路人,我也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同学们明白德语本身的重要性,并通过这些经验和建议,帮助大家顺利度过刚入学时充满挑战的过渡阶段。祝大家早日学有所成,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