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理中学高考考什么?一文搞懂科目选择、考前复习、计分规则
- 发布时间: 2025-04-05 浏览次数:
什么是Abitur
什么是Abitur?
Abitur是德国文理中学的结业考试,通常简称为“Abi”,相当于我们的高考,在每年的4-5月举行,考出Abi也意味着达到了大学入学的基本条件。

高考分数占比是怎样的?
高考分数由11&12年级(十二年制)或12&13年级(十三年制)四个学期的平时成绩以及高考科目成绩组成,共计900分,首先按相应的比例计算得出总分,再对应到德国成绩的1-6分制表格,便能算出自己的最终得分。
Abi计分年的各科平时成绩加起来共有40个有效分数,每门分满分为15分,共计高考总分的600分,平时成绩占比66%左右,所以高年级的每次笔试与口试都在高考分数中有着一席之地,不能小瞧了哦~剩下的40%会按高考科目得分的四倍计算,共计300分。
高考科目有哪些?
不同联邦州的高考科目数量不同,比如拜仁州和巴登州、黑森州有5门高考科目(3门笔试+2门口试),北威州和汉堡只有4门高考科目(3门笔试+1门口试)。
以我之前所在的拜仁州的5门高考科目为例,笔试科目中德语和数学是必考科目,剩下三门中须有一门外语或自然科学(生物/物理/化学),还要有有一门社会科学(宗教/伦理/历史/政治/地理/经济与法律),最后一门可以在美术、英语、体育、计算机或其他外语、自然科学等任选。

该如何选择高考科目?
(以作者当时就读的12年制为例)
初入中学时是还未面临筛选科目的阶段,经过一年对各科的广泛接触后,渐渐就会发现自己的兴趣以及强弱项所在。我发现我对计算机和音乐一窍不通,便果断放弃了这两科目。
在确定自己的兴趣和强项科目后,便能先pick一些待定高考科目。随之在十一年级尾声,老师们也会逐渐提及高考相关的内容,我们会对每个科目的笔试或口试具体考试内容有所了解。这时,我发现想找到自己擅长,并且又有足够兴趣能支撑重复性复习的科目并不多。虽然我的物理成绩不错,但听到物理考试内容后,并不觉得我能胜任物理高考。最终精挑细选出来的三门科目必定是我们十拿九稳、兴趣与实力共存的科目。纠结的同学不妨可以问问老师的建议。
口试有两位考官,一位是教自己的老师,还有一位是别的该学科老师。口试的打分具有一定的主观判断,选一位在该科目与自己契合、投缘的老师也是个小tips。
高考也是高中和大学的一个衔接点,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在复习高考科目上。因此,选择一门与未来专业方向相关的科目会对大学有很大的帮助。我决定读商学院后,秉持着对经济与法律的兴趣,便选择了它作为高考笔试科目。到了大学后,高中时在经济与法律打下的基础让我对相关课程没有那么陌生,对专有名词都已经有了初步了解。

高考前该如何高效复习呢?
在十二年级下学期时,日常课程会在有限时间内上完,考前两个月我们将全面进入备考状态,只需参加选定考试科目的复习课。即使在备考阶段,德国老师依旧维持着放养模式,在学校甚至不太感受得到紧张的氛围,德国同学也格外从容淡定。没有漫天的模拟考试,没有倒计时,更没有庄重的仪式,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时间成为唯一的参考标准。形成自己的复习规划表是第一步,口试比笔试晚一至两周,复习初期可以先从口试开始,然后连续复习笔试
那么复习该从哪里开始呢?每个科目的知识点都是零散的,因此需要系统化复习,将高二、高三的课本按章节有条理地整合在一起。这样,回顾两年的知识点时,脑海中就会形成一个清晰的大纲图。高考不是能够临时抱佛脚应付的,在短时间内消化两年的课本也不切实际,它实则是考验我们平时学到的知识是否扎实。备考期间相当于重新拾起深藏在大脑的知识,进行巩固。
尽管Abitur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但考题形式却如出一辙。无论是笔试还是口试,题目都在一板一眼的框架内。复习课时,老师会展示往年例题,寻找例题的共通点,提前准备自己的答题思路,可以让你在考试时更从容不迫哦~
在德国人的观念中,高考并不是高中三年的目标,而是一个检测我们学习成果的必经环节。在高一时,丝毫不会听到老师念叨“Abitur”这个词,在十一年级的尾声才会将我们的注意力渐渐转移到备考上。由此可见,教育者很注重引导学生们享受高中的学习过程,每个阶段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即可,并不会一味地为了结果作准备。只需抱着一颗平常心,好好享受当下,无须提前因高考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