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学生分享|在德国上语言班是什么体验?(上)寄宿家庭的生活体验与分享
- 发布时间: 2025-10-31 浏览次数:
作者:本篇文章由我们SVK中学精英预科班第15期的小鱼撰写,小鱼在今年的德语欧标B2考试中顺利通过,已经进入文理中学学习。
在语言班期间,留学生通常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住学校宿舍,而另一种则是住在寄宿制家庭。相比较而言,自然是住寄宿制家庭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体验德国本地人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所以我选择了住在寄宿制家庭(以下简称“住家”)。
我们的住家有两个跟我们年龄相差不大的姐姐(一个18岁,一个16岁,我们分别叫她们大姐和二姐),还有一个早已成年的哥哥(住在柏林,回家次数较少)。在家里,大小事宜基本由住家妈妈决定,负责我们生活上的琐事(例如收我们的脏衣篓,吸尘器打扫我们的房间,检查我们去上学后有没有关电器及开窗通风等等)。而住家爸爸总是笑容可掬,给我们分享他的过往经历,同时也会负责我们参加周末学校组织的活动的接送任务。而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了解到当地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能提升口语交流的能力。
在住家的生活,最令我感到不习惯的应该独属饮食这方面。单就我们的住家而言,周中的时候,我们的早饭就只有面包和牛奶。因为黄油实在热量太高,并且他们一个面包里几乎放了小半盒黄油,几番挣扎后我只在面包里夹了香肠和火腿,有时会涂些nutella(特有名的巧克力酱品牌,德国人几乎都吃这个)。他们周末早上通常都会睡懒觉,我和室友会周五的时候提前去亚超买两个饭团,周末早上拿微波炉热一下当早饭。而中饭很简单——就是早餐的面包加一根香蕉。

晚餐无外乎以下几种,两个星期下来就会发现是个循环:烤猪排、土豆泥、煎香肠、腻得不行的千层面(吃完直接原地增重三斤)、意大利面、鸡肉配米饭、烤鱼排、烤鸡排,以及我个人最无法接受的芝士土豆泥馅饺子。

不过我只能说,饮食这方面,我的住家无法代表所有德国人。虽然饮食方面不太适应,不过其余方面住家待我跟我的室友还是非常好的。带我们去看大姐的篮球比赛、跟着二姐去马场骑马、周末带我们去山上或城堡里散步、甚至复活节假期期间自驾6个多小时带我们去波兰看波罗的海……
除此之外,在学业方面,他们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帮助。他们会主动关心我们的阶段性考试成绩,并告诉我们,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随时可以到一楼去找他们。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在备考最后的B2考试前,住家妈妈每天会花上两个小时帮我们分析模拟卷上的阅读部分,听力部分也会和我们一起重听错误的题目,告诉我们听力说了些什么,并补充了一些地理等方面的德国常识,像Zugspitze(楚格峰,德国最高峰),巴伐利亚州的一些方言之类的。
因为我在考前的那段时间写作分数总是飘忽不定,所以写了几篇作文拿给住家妈妈看。她不仅分析了题目,还贴心地叫来两个姐姐一起帮我修改文中的语法错误,并附上一些更好的表达方式。

这一切,都让我对住家非常地感激。我觉得也正因为有他们的帮助,我才能在B2考试中取得gut的成绩。
分享了这么多在住家的经历后,我也想聊聊和住家建立起良好关系的方法。我总结回忆了一下,大概有这些注意点:
首先,是要有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尤其是卫生方面。我刚到住家的第一天什么都不懂,上学之前没有检查房间就走了。放学回来之后就发现住家妈妈帮我们把插电板和台灯的电源关了,两个窗户都打开通风换气,还主动把我们的脏衣篓里面的衣服拿到洗衣机里面洗了。那时我才养成了习惯,走之前检查所有电源,和室友交替开窗,走之前看一下床铺有没有忘记整理。一系列检查工作做完之后,才会出门。后来又发现浴室的地板上总会有头发,也会及时拿吸尘器吸干净,毕竟是和大姐一起共用的浴室。不给住家添麻烦,这是给他们良好印象的重要的一点。
总而言之,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
其次,是要对住家尊重,起码态度良好,积极与他们交流。德国人说话确实比较直白,但他们确实提出意见的话,还是要照做的。虽然我的住家并没有对我们提出过什么额外的要求,但语言班其他同学的住家就会提出一些其他要求。例如晚饭之前必须要把作业写完(语言班期间下午两点就放学了,这其实不是过分的要求),周末的时候必须要自己把房间打扫的一尘不染等等。或许可能会有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要求,但我的建议是,先提出自己的想法与住家积极谈话,或许住家真的有自己的一些考量。
另外我还想说的是,虽然我现在已经结束了语言班的生活,进入高中生活了,但在过去的暑假里,我们和住家之间还是会经常相互分享。拍一拍吃的、风景、天气的照片,同时关心一下对方最近的生活。


其实语言班过后,我们与住家也建立了很好的朋友关系。毕竟初来乍到,我们最先了解认识到的德国人就是住家一家人。他们作为本地人,能保持这样的联系,或许在以后,他们也能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帮到我们(例如我高中放长假期的时候就可以回到住家,不用再一个人住两周酒店了)。
综上所言,其实以平常心态主动与他们交好、有足够的耐心,一段时间后,他们自然也会友善地对待我们。正所谓“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道理是亘古不变的。





